当前位置 : 首页 > 综合新闻

吴健院长与创意学子深情重温竺可桢教育思想

发布日期:2010-05-12 18:37 访问次数: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吴健与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师生代表合影留念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是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在1936918日对新生发表演讲时的一段话。这一经典的二问成了历届浙大学子发愤图强的精神力量。“在竺可桢诞辰120周年的今天,重温老校长的教育思想,对城市学院的学生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12日,在首届创意文化节开幕式上,浙江大学城市学院院长吴健发表了题为《竺可桢教育思想与创新人才培养》的精彩演讲。

     

     “我是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受惠者”,吴院长曾任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常务副院长,是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实践者、探索者。“非常高兴与创意学子一起重温经典,交流思想!”她说“大学是‘坐而论道’之处,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场所,更是弘扬先进文化的殿堂”。吴院长对竺可桢教育思想无限崇敬:“他令历代学子受益无穷。因为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唯有思想能跨越时空,让后人传承并发扬光大。”

 

        吴院长的演讲分为三个部分:一、竺可桢生平介绍;二、竺可桢教育思想主要内容;三、竺可桢教育思想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启迪。

 

        竺可桢,字藕舫,1890年生于浙江绍兴东关(今浙江上虞),是我国现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卓越的教育家和科学家,科学救国和科教兴国的先行者。 1936-1949 年任浙江大学校长期间,经历了抗战年代,在最艰苦的环境下,创造了文军长征的壮举,在60周岁之际,被亲切的称为浙大保姆”。他倡导求是校风,身体力行,民主办学,竭尽心力,使浙大在困顿中崛起,成为蜚声中外的高等学府,赢得东方剑桥”的美誉。竺可桢校长一生坚持写日记,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吴院长首先介绍了竺可桢关于大学精神的论述:“大学精神”即“求是精神”。求是”取自王明阳的名句君子之学,惟求其是”竺可桢认为,求是精神就是“科学、奋斗、牺牲的精神”,就是要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之路,持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整饬毫不苟且”之心。竺可桢认为,大学的使命是振兴科学、繁荣文化,社会之光、海上灯塔,服务社会、改良社会”,以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为办学目标,培养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坚持通才教育的方针,既要谋食又要谋道,努力培养知识型、能力型、素质型的综合人才。

 

        “求是系治学之本,创新乃科技之源”。吴院长在论及城市学院的教育理念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时说,城市学院的学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我们应因材施教,倡导合格基础上的扬长教育,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基础上的个性发展,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的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吴院长指出,创新一点都不玄乎,不遥远,但是需要努力和奋斗。知识的应用和发现就是创新的根本。她举例说,一幅艺术设计作品融合了老师所教的知识和学生自己的创意思维就是创新。城市学院的创新教育要走“专通结合、交叉复合和国际化”的道路,同时要推动教学科研一体化,“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

 

        演讲结束后,吴院长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解答了大家提出的问题。冯凯同学提出,如何搞好团队建设?吴院长说,首先自己要去开拓视野,扩展知识面,主动寻找合作机会和合作伙伴,其次要坚持不懈,凡事贵在坚持,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张素文同学提出的“勤”“诚”二字的分寸,吴院长认为“诚”是底线,而“勤”可以构建个人发挥的空间。她说,年轻的时候是人的一生努力奋斗的最佳时期,同学们要多读书,勤思考。高珏同学提出,在设计作品时如何面对老师个人爱好和学生个人想法之间的矛盾,吴院长说,艺术有共性和个性之分,老师传授和把握的是艺术的共性,而个性是需要同学们自己去感悟和表达的。对于同学提出的当下许多大学教育学生适应社会而非像竺可桢教育思想所倡导的引领社会的问题,吴院长指出,对于学生来说首先要打好全面的基础,等将来具备了影响力就可以实现崇高理想,用先进的文化去逐步影响和改造社会。

 

吴院长还和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学好外语、如何拓展知识面,以及艺术专业学生是否应该深造等问题。精彩的演讲和充满感情的话语,引起了同学们的强烈共鸣,博得了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

 

        演讲结束后,吴院长宣布“意义追寻”首届创意文化月开幕,并与同学们合影留念。首届创意文化月由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主办,团学联承办。创意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徐波,副院长马青、张云和40余名学生代表一起参加了开幕式和讲座。张素文、冯凯同学担任讲座嘉宾和主持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